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探讨

[发表时间]:2021年09月21日 09:55 [来源]: [浏览次数]:[]次

 

 

教研教改办副主任科员


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这一理念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2017年12,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第一次提出了“课程思政”这一概念。自该文件推出以来,全国高校开展了如火如荼的“课程思政”建设。但是,仍然还有部分教师对如何开展此项工作存在一定疑惑。

、课程思政的认识误区

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不是一门或一类特定的课程。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它不是把专业课改造成思政课程模式,或者将所有课程都当作思政课程。当前,一些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有误,主要存在以下两种片面认识。

一是把专业课体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混同化,认为课程思政就是课程思政化,在专业课中过度挖掘思政元素,失去了专业课程原有的属性,出现了专业课程泛思政化倾向。因同质信息密度过大,学生对这样“包装化”专业课程也会产生逆反心理。

二把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割裂化,部分教师认为自己的职责是知识传授与专业技能培养,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课教师和学生工作部门的事情,对学校开展的课程思政活动持冷静观望或被动参与态度,这说明有些专业教师没有真正认识到课程思政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

二、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1.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坚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办学治校的根本所在。课程思政作为“大思政”的创新理念,首要的就是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并把它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一要求,突出教育教学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功能。

2.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大学的必然要求

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为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大学提供了根本遵循。课程思政作为创新理念,体现时代性、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把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穿于人才培养教学与实践的全过程,有利于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

3. 满足学生合理需要促进学生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课程思政具有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教育、为民服务与敬业精神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专业实训与社会实践等学生成长全过程,帮助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为学生成长发展赋能赋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