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教学院:
根据《关于举办2019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的通知》(湖理工教〔2019〕15号)和《关于开展2019年教师信息化教学竞赛的通知》(湖理工教〔2019〕20号)安排,各学院精心组织本单位专任教师进行了课堂教学竞赛的初赛,并择优推荐了梁晨等17名教师代表本单位参加学校决赛;经学校组委会聘请校内专家对信息化教学竞赛参赛作品进行评审,择优推荐龚红林等7名教师(见附件)进入信息化教学竞赛现场教学答辩。现将决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单位
竞赛由教务处和校工会主办、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承办。设立教学竞赛组织委员会,组委会组长由主管教学副校长担任,成员分别由教务处、工会、信息中心、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及16个教学院负责人组成。
二、课堂教学竞赛决赛时间、地点及流程安排
(一)决赛时间
2019年6月18日(第17周星期二)下午14:30-18:00
(二)决赛地点
组别 |
地点 |
参赛选手所在单位 |
文法类(A组) |
15117# |
政法、中文、外语、新闻、音乐、美设、经管、马院、教科院 |
理工类(B组) |
15204# |
数学、物电、化工、机械、信息、土建、体育 |
(三)决赛教师分组
决赛根据课程性质分文法类(A组)、理工类(B组)两个组别同时进行。参赛教师的竞赛顺序及现场教学内容由两轮抽签确定。
文法类组(9人)
梁晨(政法学院)、张世敏(中文学院)、何丹(外语学院)、刘晶(新闻学院)、刘紫微(音乐学院)、廖婧唯(美设学院)、徐明(经管学院)、张军(马克思主义学院)、洪冬美(教科院)
理工类组(8人)
吴明渊(数学学院)、邹志军(物电学院)、曾乐林(化工学院)、邹华兵(机械学院)、李琳(信息学院)、李武劲(信息学院)、柳镭(土建学院)、任文宁(体育学院)
(四)流程安排
1、由组委会聘请评审专家对竞赛资料及现场授课进行评分。教学资料采取网评、现场授课采取现场评分现场公布的方式进行。网评成绩在现场授课竞赛时公布。
2、教学资料网评
5月27日—6月3日,教学资料评审专家组对选手提交的3个学时的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课件、教学反思等参赛资料以网络评审的方式,进行评议打分。
3、现场授课
参赛教师授课(15分钟,根据教学需要安排2-3名学生)
参赛教师教学反思(3-5分钟)
评审综合点评(10分钟)(各组选手全部授课结束后)
4、现场公布选手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课件、教学反思、现场授课四个部分全部评分及排名。
三、信息化教学竞赛现场教学答辩
时间:2019年6月18日(第17周星期二)下午14:30-18:00
地点:15213教室
流程安排:经学校组委会聘请校内专家对信息化教学竞赛参赛作品进行评审,择优推荐7名参赛选手进入现场教学答辩:由参赛选手自选10分钟的教学节段进行授课(可根据教学需要安排8-10位学生到场),介绍与展示本人的教学软件——本门课程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及软件使用介绍(5分钟)并接受答辩(约3分钟)。
四、其它事项
(一)现场观摩
教学竞赛决赛现场专设观摩席位,除邀请学校领导、校教学督导团全体成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观摩外,文法类组竞赛教室(15117室)内安排9个参赛单位观摩席位各10-12个,理工类组竞赛教室(15204室)内安排7个参赛单位观摩席位各10-12个;信息化教学现场答辩(15213室)由各单位自行安排10-12位教师观摩。各学院要积极组织无课教师到现场学习。学校将依据各学院初赛方案设计及其组织实施情况、决赛获奖情况、竞赛现场教师观摩组织情况等多个因素,综合评定“优秀组织奖”5个。
(二)成效推广
本次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决赛的全程录像将在校园网、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等平台上展示,各学院在赛后要组织本单位全体教师观摩并认真研讨。
(三)本次教学竞赛全程公开,接受全校教师及学校纪检监察的监督。对竞赛过程及评分结果有异议者,可向组委会和学校相关部门反映。
附件:获得2019年教师信息化教学竞赛现场答辩资格作品名单
教务处 校工会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2019年6月11日
附件:
获得2019年教师信息化教学竞赛现场答辩资格作品名单
序号 |
教师姓名 |
单位 |
软件性质 |
课程名称 |
课程类型 |
1 |
龚红林 |
中文 |
在线开放课程 |
楚辞鉴赏与诵读 |
理论课 |
2 |
梅孝安 |
物电 |
在线开放课程 |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
理论课 |
3 |
曾乐林 |
化工 |
虚拟仿真实验 |
化工过程仿真实训 |
实践课 |
4 |
李实 |
机械 |
虚拟仿真平台 |
液压与气压传动 |
理论课 |
5 |
荣军 |
信息 |
在线开放课程 |
电力电子技术 |
理论课 |
6 |
李琳 |
信息 |
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 虚拟仿真实验 |
通信电子线路 |
理论课 |
7 |
邹云 |
经管 |
网上教学平台 |
管理学原理 |
理论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