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下午,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举办的第59期教学沙龙活动在南院17号教学楼17104室进行。活动围绕“如何开展研讨式教学”、“教师课堂教学中如何保护与美化嗓音”两个话题展开了交流和讨论。活动邀请中文学院杜庆华副教授、音乐学院庞毅副教授担任分享嘉宾。学校2023年新进教师及各学院教师代表近80余人参与本次活动。
杜教授以所讲授的“外国文学”课程为例,与老师们分享了开展研讨式教学形式的缘起、做法、收获和感悟。她谈到,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研讨式教学方法,主要缘起于感受到教师在课堂进行的知识输入与学生课后的知识输出之间存在鸿沟,于是开始尝试进行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合作,确定研讨的主题与形式,通过课前公布研讨任务、落实课外学习与指导,课中引导学生互动、确保高质点评以及课后完善研讨材料、进行评价与反馈,完成研讨式教学的组织与实施。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形式不同,研讨式教学要求教师主要从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过程对学生“问”和“行”的引导上发挥作用,让学生亲身参与教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种教学方法的转变,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课堂教学质量都有明显提升。
庞教授从认识“嗓子”、发声技巧、日常保健以及一条妙诀一付茶饮四个方面介绍了教师课堂教学中保护与美化嗓音的奇招妙方。庞教授带领老师们不仅从理论上重新认识了“嗓子”,学习了科学的日常保健方法,还在互动中亲身实践了气息的运用、发音的技巧以及共鸣的产生等。经过庞教授的讲解,老师们对自己的嗓音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也能更好地将所学的技巧运用到日常的教学生活中。
活动最后,与会老师们还就研讨式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对小组合作任务的评价方式以及如何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等问题进行了热烈地交流。(撰稿:冯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