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聚焦机械工程学院加强学生考研工作”系列报道三和学生站在一起:做细录取

[发表时间]:2014年11月03日 17:17 [来源]: [浏览次数]:[]次

 

机械学院独创的人才培养方案,将考研备考、志愿填报、考试以及录取调剂作了周密计划,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均有老师指导,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与具有专业特色的考研体系。录取调剂是整个方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众多学院忽略而机械学院独具特色的部分。录取调剂无疑是给了考生一个新的希望、一次新的选择。


路漫漫兮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调剂基地是由机械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周旭进在2010年提出的,这在全国范围内也是首创。众多学生虽有鸿鹄之志,但由于竞争残酷,第一志愿未能满足所愿,面临调剂风险,所以调剂工作成了重中之重。机械学院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了考研基地及其联动机制的建立。
“调剂基地,调剂这个词太难听了,调剂是没考上,换个词,校校合作。”机械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周旭进如是说。学校里众多学生考研报考的学校都是“985”、“211”院校,与自身能力存在差距,且每年考研的人数逐渐增加,现有报考的学校资源已经不能满足需求,需要去拓展更多的学校。自2010年以来,周旭进带领考研专干唐鉴去往不同地方进行考察以及建立基地,协助考研学生进行调剂工作,全面了解高校考研复试的基本原则、程序以及相关的特殊政策。现在在华南农业大学读研一的许奕告诉记者,他很感激学院老师以及他们的指导。当初他得知初试分数不是很高,存在第一志愿被刷下的可能性,有些灰心丧气却不得不准备调剂时,谭晶莹博士就各学校的历年调剂录取情况、学校综合实力及现在的调剂热门度,再根据他的初试分数,建议他可选择的调剂学校,给了他继续复试的信心。
联动机制的建立是伴随着基地的建立而开始的。学生在考研中常遇到难以解决且与专业课程相关的问题,基于此,机械学院老师根据备考学生专业课程的不同设置相应的内容进行辅导,针对问题作解答,对学生进行专业补差。联动机制建立后,考研分数明显提高,考研中的专业成绩平均高达一百多分,周旭进激动地说,这样高的分数在全国高校都是少有的。2009级的朱晓刚参加广州工业大学复试前夕,打电话问老师唐鉴,关于机床坐标和加工坐标的区别,唐鉴老师为他作了详细的讲解,复试时取得了较好成绩。
开辟大本营、建立联动机制、有目的的调剂都是为了“挽救”学生,周旭进告诉记者,只要学生过线,愿意调剂,都是100%的调剂成功。我们的调剂基地不仅仅面向机械学院的学生,也面向整个学校学生,曾调剂过新闻与传播学院、经管学院、南湖学院外语系等学院的学生。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考研调剂基地从无到有,考研调剂链上的各环节不断趋于完善,机械学院开辟了一条新的考研人才培养道路,其中所遇到的困难却难以名说。
为保证考研率,周旭进与考研调剂基地同步提出了“三个百分率保证录取率”,即严格的保证报考率、上线率、调剂成功率,确保录取率。
只是这条路似乎注定不会走得太容易太轻松。
机械学院就业率高,是学校好就业的专业,自然选择报考考研的人会相对较少。机械学院从考研链的第一环节着手,从学生刚进大一就开展专题讲座、专家讲座、学院动员会、班级年级动员会等,不放弃每一个有潜力考研的学生。而不放弃的背后,是周旭进及其团队人员不断加班熬夜,争取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家庭、生活等方面信息的努力。周旭进鼻梁上已架着八百多度的眼镜,却还不能使他看清对方的脸,他做PPT时,脸与电脑屏幕挨得很近,用电脑的样子像一个新手,有些不知所措。
然而,这一切仅仅只是开始。
周旭进、谭晶莹、唐鉴三人对全国有机械大类硕士点的学校一一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包括专业排名、学科排名、学校等级、机械类博士点、硕士点、实验室的情况等,并用表格的形式,以地区、省份为单位列出相关信息。除了一个学校一个学校地查资料,他们还需要对资料进行核实、对学校具体情况进行了解。
唐鉴回忆,当时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全国有机械大类高校研究生的招生政策以及学校的具体情况,前往东北、西北、西南地区的高校,他曾和谭晶莹从岳阳坐三十多个小时的火车去哈尔滨。“从来没有坐过那么远的火车!再也不想坐那么久的火车,路途太遥远了!”唐鉴感叹到。他们初到哈尔滨,不了解这个城市的一切,也没有熟人作陪,有的只是从招就处带的湖南理工学院的宣传册以及曾对哈尔滨略有的耳闻,仅此而已。他们需要为学生求人,与其他学校建立良好关系,也需要忍受着同行略带异样的目光、漠不关心的神情。
从2010年开始到如今,调剂基地在不断地发展、增多。当记者问到关于考研调剂基地未来发展的规划时,唐鉴谈道:“我们有想法,但毕竟还需要经费支持。学校之间现有的联系,仅靠学生在维系,很多学校可能存在领导和老师岗位变动的现象,我们需要主动去交流与联系。其次,我们也在讨论,在东北、西南、西北地区基地建立好了之后,是不是需要回过头巩固已有的基地,甚至去拓展更多的基地。随着报考的人数越来越多,我们需要更多的学校供学生作一志愿的选择。”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自考研调剂基地建设理念提出以来,已与东北、西南、西北地区的众多学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因基地受益的学生在50人以上,除不愿意调剂的学生外,调剂成功率都是100%。
2012年4月22日,机械学院报考山西太原理工大学、江苏河海大学等高校的七名同学复试过程中落榜,他们分数均在300分以上,最高达340分。当时已经接近全国考研调剂的尾声,时间紧迫,经相关领导同意后,机械学院于4月23日委派党总支副书记周旭进和考研专干唐鉴紧急赶往云南和贵州两地的高校协助考研学生进行调剂工作。了解到云贵地区招研相关政策后,成功协助调剂5名同学,并与西南林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和贵州大学就本科生培养和研究生招生达成了相关合作意向。这三所高校表示在学科专业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愿意进行深度合作与交流,为今后研究生调剂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机械学院先后开辟的考研基地有:东北地区的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吉林大学等28所高校;西南地区的昆明理工大学、西南农业科技大学、西南林业科技大学、贵州大学等学校;西北地区的长安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科技电子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等高校。唐鉴分析,很多学生都争相报考沿海地区的学校,东北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的诸多高校因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生源不是太好,但是学校很好,这对我们的学生来说是一种很大的契机。
机械学院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除调剂基地外部收获外,还形成了学院内部一届传一届、一帮一的优秀传统。正在合肥工业大学读研二的谢卓一直尽力帮助学弟学妹,除收集学校的考研资料、考研方向等相关信息外,还会对学弟学妹进行交流,分享经验。谢卓说,“帮助学弟学妹是机械学院的一种传承,当时自己考研时,学长学姐以及老师都是尽可能的帮助我们,现在我能做的只是一种回馈而已。”
周旭进向记者介绍,所有复试、调剂成功的学生将历年真题和复习资源以及复试体会贡献给学院,并会为学弟学妹在复试前收集所有自己所在学校的考研资料,考前安排导师、安排住宿等。机械学院的老师都会与往届考上研究生的学生保持联系,像长辈一样在每个节日向学生问好,督促他们认真学习。学生回母校,学院都会全程接待。
“我们学校这里就像个指挥中心,只要发出命令,所有的学生都会聚集而来解决面临的问题。”周旭进如是说。 (学生记者/姚双喜 但向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