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所以培养高素质应用人才为基本目标的本科院校,为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湖南理工学院积极探索改革,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有益经验。
一、多方筹措资金,改革投入办法。
在实践教学资金筹措方面,一是多方面争取资金投入,确保实践教学硬件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二是扎实开展各类实践教学建设项目申报工作,2005年至2014年底已经获得立项建设项目25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项,省级项目23项。三是确保教学设备资金投入,除极力争取中央财政等各级财政资金支持外,我校每年挤出资金500余万元,用于实验室、实训中心等硬件条件建设,四是积极争取学校实践教学运行与维持经费投入。近些年,学校实习实训和实验室维持等经费大幅增加。五是积极争取社会资源资金办学。2013年“逸夫教育基金”部分捐建的实验大楼投入使用,极大的扩充了学校实践教学场所。深圳市梵思诺时尚服饰有限公司捐资设立的“梵思诺奖学金”、深圳市实业家蔡春明先生捐资设立的“明心奖学金”等,专门用于奖励在实践动手能力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
在管理体制方面,大力改革实践教学运行机制、完善管理机构、加强制度建设,确保实践教学的制度约束和人力投入。2012年发布了《湖南理工学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从强化实践育人与合作育人意识、加强实践教学队伍建设、加大实践教学经费投入、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注重实践教学体系优化与内容更新、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组织实施与管理等方面,全面强化了实践教学。
从进一步健全完善实践教学规章制度入手,切实加强了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如出台《湖南理工学院实习经费管理办法》,实习实训经费由原来的按人头划拨,转变为按项目划拨的方式根据集中与分散、有跟班教师与无跟班教师等各种区别、结合实际执行情况划拨经费,加强了包括实习在内的各种实践教学形式及其环节的质量监控;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条件和手段,加强实践教学及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努力实现实践教学形式及环节的网上辅助教学与网络化、智能化管理,提高了教学管理效率;大力加强了实验室、实践创新平台的开放运行,要求现有国家级和省级示范实验室、实践教学中心等实践教学平台,要率先在实践教学开放运行工作上做出表率,学校对实验室开放运行良好、为学生取得优异实践创新成绩提供了良好服务的单位和个人,在工作量补助、教学评优评先等方面予以表彰激励为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学习提供了良好条件;加强了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改革。要求教学院部紧密结合产学研合作、走出校门实施实践教学的实际,研究新情况,科学制定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设计等各类实践教学样式的新的质量标准,注重对学生观察、判断、操作、语言表达、数据处理、逻辑推理、报告书写、人际沟通、团队合作等实际能力素质的全面而综合的考察,探索符合规律的考核评价办法,并严格执行;积极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学生实践创新活动的指导工作,对在实践教学如指导学生学科竞赛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学校在工作量补贴、岗位津贴进档和教学评优评先等方面,予以表彰激励;加强了实践教学经验的总结与交流。每年举行大规模的实践教学成果展,全体校领导、各院部师生参与,通过实物与图片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大规模的展出与评比活动。定期进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验室建设及管理创新的经验交流会、座谈研讨会,及时总结推广实践育人成果。
二、拓展优势平台,推动教学改革。
一是深入企业行业,积极寻求行业优势资源特别是新型设备、技术资源对实践教学的帮助。学校主导、专业主动与石油化工、机械加工、生物制药、通信、媒体等企业或行业对接,建立校企合作基地、实习实训基地、协同创新中心、工作室等机构,开展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企业行业教育,以行业准则与技术规范来训练学生,取得了优秀的成果。二是坚持教学研究与改革,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社会需求、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对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进行合理调整。例如,大力开展各种技能认证、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将之纳入学分体系,以社会公认的认证体系来检验学生的实践能力。三是广泛开展各类学生学科(专业技能)竞赛活动,构建学科竞赛的校、省、国家三级组织模式。校级竞赛项目覆盖了全校所有学科,所有竞赛由为主的学科牵头,面向全校学生开展,特别强调学生的参与面,力争更多的同学得到实践锻炼;在此基础上选派重点师资、培育和指导重点项目参加省级和国家级比赛。2014年组织校内各种学生专业技能竞赛30项,2015年拟组织相关竞赛50余项,涵盖全校各专业。以考赛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同时也推进了精英型人才的培养,极大地提升了在国家级、省级各类学科竞赛的成绩,2014年,学生在国家级竞赛中获得30余项奖励,省级竞赛中获得100余项奖励。四是学生创新科研工作稳步推进。从2006年开始组织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申报工作,至2015年已立项校级项目812项,省级项目92项,国家级项目10项。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和创新活动后,依据其竞赛成绩、科研成果认定并授予实践学分,并在综合测评、评先、评优中加分,营造了良好的创新活动氛围。
三、规范执行程序,严格督查管理。
在实践教学组织方面,一是规范实践教学的组织程序,严格按照课程计划、教学进程来安排实践课程,有详细的实验课表、实习实训计划等实践课程安排并严格遵照执行。二是重视实践教学的过程训练,是学生通过实践教学环节能够切身体验相关工作程序与要求,能够动手操作,符合应用型人才要求。三是重视实践结果,规范成绩考核,改革考核方式,有规范、合理的实践课程考核方案及学分认定体系。在学生实践过程中,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必须安排学生动手操作,正视失败,考核(成绩)不惟实践结果论。
在实践教学督查方面,做到了实践教学督导检查内容全面化,由老专家、教授担任督导员,对实验教学、实习、实训、实验室开放等各种实践教学情况,以及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如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等情况开展全面常规的督导,同时结合专项检查。二是实验类课程公开课制度,每个学期每个实验室(中心)均须安排一次实验课公开课,学校教务处、实验室和教研室相关教师参与听课、评课,对规范实验课程讲授、提高实验教学整体水平起到了很好的教学示范作用。三是自主开发网上调研系统,利用电脑、手机等工具在网络平台完成问卷,每学期在学生中抽取部分同学对实践教学环节、课程的组织管理、教学效果、满意程度等开展调研,2013年形成有效答卷2649份、2014年完成问卷2936份,从学生的角度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整改。
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强力推行明显提升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在近年的各种学科竞赛中,一方面学校成绩整体提升,另一方面,一些权威赛事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连续获得多项全国一等奖、二等奖等优异成绩;实践教学各环节过程管理全面加强、质量标准得到保障,学生普遍反映受益良多。未来学校将继续重视实践教学基础建设,大力改善教学硬件环境,继续加大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力度,为学生的专业实践创造更好的条件;将进一步改进和强化实践教学管理,使所有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目标得到全面实现;并将进一步重视创新意识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学生专业实践的层次与水准。